臺海網(微博)10月26日訊 據中新網報道,10月25日上午九時許,在臺北市中山堂二樓光復廳,近20名抗日參戰的中國軍人,肩披紅色“抗戰英雄”榮譽條幅,在“中方”“陳儀”一側落座、靜默、禮肅。一些老人開始流淚。
  這一群鬢髯霜白、弓腰駝背的抗戰老兵,平均年齡超八旬,行動遲緩,多是獨身前來。
  在他們對面,擺放著“日方”“安藤利吉”、“諫山春樹”牌位。身後,豎立著意表勝利的巨大藍底白“V”,牆壁上高懸孫中山先生畫像。
  69年前的今天、此刻、此地,大鐘敲響,中國戰區臺灣省接受日軍投降典禮正式開始。臺灣地區受降主官、臺灣警備總司令陳儀,接過日軍參謀長諫山春樹呈送的簽字降書文本。
  臺灣長達半世紀的日據殖民時代,在短短5分鐘的簽字儀式中,走到終點。
  時光荏苒。又過去半個多世紀,人們沒有忘記這一刻。
  老兵、抗日後代、勞工、中小學師生、學者教授,工商界、文化界、黨派、民間組織、社團代表,甚至是從大洋彼岸飛來的美國華人……從上午至傍晚,臺北中山堂前,一批又一批各界人士趕來獻花、哀悼、紀念。
  “全國武裝的弟兄們,抗戰的一天來到了!”在中山堂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,老人們哼唱起戰爭歲月的“大刀進行曲”,仍清晰記得歌詞。
  85歲抗戰老兵、祖籍江蘇淮安的葛建業,裝著戰爭留痕的人工假腿,一瘸一拐,挪步石碑前,躬身放上黃雛菊。
  日夜衝鋒陷陣、將士浴血奮戰情景,老人還歷歷在目,回想便難控情緒、抽泣落淚,“好苦啊,沒有吃,也要打仗……戰爭如此暴戾、殘忍,只有拼命,那是每個人的責任。”
  有生之年,親歷臺灣光復、還能參加紀念活動,老人如得莫大榮幸與安慰,“非常不容易,要好好珍惜;搞‘台獨’真錯了,兩岸要聯合起來,不強大,今後還要受欺”。
  中國遠征軍老兵蕭煉人佝僂著腰,幾乎失聰。“受降桌”前,他手擒話筒仍不住顫抖,異常激動,“教導”同齡人:“過去,我們刀槍水火加瘧疾,都過來了,我已活到93歲,希望大家保重身體,把親歷的歷史寫下來。”
  蕭煉人以微薄薪水,正一本接一本出自己的口述史專輯。
  同老兵們一同緬懷抗戰、日據時期犧牲將士,臺灣陸軍軍官學校校友總會總會長、退役中將胡築生由衷感慨,“抗日戰爭,是中華民族最悲壯的歷史史詩,全民族為最終勝利付出巨大代價,這決不能被遺忘!”
  這些年,他往返於兩岸,多次參與大陸紀念“七七事變”、抗戰勝利紀念活動。
  今年2月,大陸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,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,對此,胡築生表示肯定,並建議,在明年抗戰勝利70周年之際,由海峽兩岸共同舉辦相關紀念活動。
  最遠道而來、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聯合會(簡稱“史維會”)美國聖地亞哥分會會長羅黔輝,向老兵們立正致敬。
  她從美國抵台,正於臺灣海洋大學客座授課三個月,當天也在此特殊時刻趕到歷史見證地。
  “我想告訴大家,美國華人各界很努力,到美國中學演講二戰對亞洲造成的傷害,出資邀請美國教師到南京、東北等戰爭受害區參觀。”羅黔輝認為,日本政府欠中國人一個正式道歉,望寄予各界努力得以償願。
  中山堂外,又迎來另一批紀念人群。《觀察》雜誌發行人紀欣,與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一行三四十人趕來,將“中國再統一,臺灣真光復”紅色條幅樹在廣場上。
  對飽受殖民統治蹂躪、歷經滄桑的臺灣,紀欣表達“臺灣未來”冀盼:兩岸曾長期處於分裂狀態,不僅讓臺灣前途不確定、不穩定,也制約中華民族強盛復興,“歷史不能選擇,但我們可以把握現在,臺灣的中國人應該走出悲情,走出自怨,為國家完全統一努力作為。”
  當天,臺北市中山堂管理所、社團法人全球華人紀念抗日協會,臺灣中國統一聯盟、中華統一促進黨等機構,在臺北多地組織“喚起、省思、前瞻——紀念臺灣脫離日據”、“慶祝臺灣光復69周年”等系列活動。著名的“一寸河山一寸血”大型紀錄片精選片段、“鐵血抗戰·榮耀七七”圖片展、“從抗戰歷史談文化覺醒”講座等,將輪番在中山堂播放、展陳、開講,持續至26日。(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)  (原標題:五分鐘儀式終結半世紀統治——降書簽字69年後的臺北受降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06arcx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